水泥攪拌樁施工中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4
時間:2021-05-18 瀏覽:2500
根據多年的施工經驗,全面分析了深層水泥攪拌樁在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歸納總結了各種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以確保水泥攪拌樁的施工質量。
7 樁體不均勻
7.1 產生原因
1)施工工藝不合理。
2)攪拌機械、注漿機械中途發生故障,導致注漿不連續,注漿不均勻,使軟粘土被擾動無水泥漿拌和。
3)攪拌機械提升速度不均勻。
4)攪拌機的提升速度與噴漿壓力不匹配。
5)第一次下鉆時帶水下鉆。
6)清洗管道后,水未排除干凈,注入樁體。
7)制漿不規范,邊加水邊加水泥,邊攪拌邊使用。
8)噴漿過程中出現斷漿現象(如制漿不足、機械故障等)。
9)漿液離析。
10)每盤漿液的水灰比不同。
11)機械故障中途停鉆,修復后未向下延伸。
12)修復過程中注水,修后未復鉆,導致土體中水達到飽和。
7.2 預防措施
1)選擇合理的施工工藝。
2)施工前對制漿設備、注漿設備、輸漿管道、攪拌機械、各種儀表等進行檢查和維修,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
3)水泥漿的攪拌時間一般不小于 2 min,如果條件允許,最好達到 3 min,增加拌和次數,使漿液均勻,預防漿液沉淀。
4)提高攪拌轉速,降低鉆機速度,邊攪拌,邊提升,提高拌和的均勻性。
5)注漿設備保證完好,注漿速度盡量均勻,切不可忽多忽少,甚至斷漿。
6) 如果在配合比設計中有固化劑添加,不得隨意加水,以防改變水泥漿的水灰比。
7)如果因機械故障中途停鉆,修復后定位向下延伸 50 cm,1 m 最佳。
8 樁徑偏小
8.1 產生原因
1)鉆頭葉長磨損嚴重,超過了 1 cm。
2)水泥漿比重太小。
3)復攪不到位,甚至不復攪。
4)噴漿壓力太小,壓力小于 0. 4 MPa,水泥漿泵的調速器轉速 小于 500 r / min。
5)輸漿管道過長。
6)提升速度過快。
8.2預防措施
1)如果鉆頭葉片損壞嚴重,及時更換葉片。
2)水泥漿的比重宜大不宜小,對于 0. 5 的水灰比,其對應的水泥漿的比重為 1. 823 g / cm3 ,水灰比越大,水泥漿的比重越小, 成樁效果越差,樁徑越小。
3)為提高成樁效果,保證樁徑,必須復攪,甚至三攪、四攪。
4)噴漿壓力一般宜控制在 0. 4 MPa ~ 0. 7 MPa 之間,水泥漿的調速器轉速控制在 500 r / min ~ 800 r / min 之間。
5)輸漿管道長度一般控制在 100 m 以下,最好 50 m 左右。
6)提升速度應適中,盡量控制在 0. 5 m / min,保證足夠的漿液與土體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