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歐盟GALILEO,你了解嗎?
時間:2022-08-05 瀏覽:26156
四大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歐盟GALILEO。
1、GPS
GP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
GPS功能:GPS以人造地球衛星為基礎的高精度無線電導航的定位系統,GPS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間都能夠提供準確的地理位置、車行速度及精確的時間信息。
GPS研發歷程: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歷時20年,耗資200億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
GPS組成:GPS的空間部分使用24顆高度約2.02萬千米的衛星組成衛星星座。24顆衛星均為近圓形軌道,運行周期約為11小時58分,分布在6個軌道面上(每軌道面4顆),軌道傾角為55度。衛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觀測到4顆以上的衛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幾何圖形。
因此可以提供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間都能夠提供準確的地理位置、車行速度及精確的時間信息。
2、格洛納斯(GLONASS)
GLONASS:俄語“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縮寫。
GLONASS功能:主要服務內容包括確定陸地、海上及空中目標的坐標及運動速度信息等。
GLONASS研發歷程
最早開發于蘇聯時期,后由俄羅斯繼續該計劃。
俄羅斯 1993年開始獨自建立本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2007年開始運營,當時只開放俄羅斯境內衛星定位及導航服務。
2009年,其服務范圍已經拓展到全球。
GLONASS組成
GLONASS由空間衛星系統(即空間部分)、地面監測與控制子系統(即地面控制部分)、用戶設備(即用戶接收設備)三個基本部分組成。
GLONASS星座共由24顆衛星(21顆工作星+3顆備份星)組成。24顆星均勻地分布在3個近圓形的軌道平面上,這三個軌道平面兩兩相隔120度,每個軌道面有8顆衛星,同平面內的衛星之間相隔45度, 軌道高度2.36萬公里,運行周期11小時15分,軌道傾角64.8度。
3、BDS
BDS: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英文名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簡稱BDS),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BDS開通: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BDS組成及功能: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
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且具備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
定位精度為分米、厘米級別,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
4、GALILEO
GALILEO: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是由歐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1999年2月由歐洲委員會公布,歐洲委員會和歐空局共同負責。
GALILEO組成:系統由軌道高度為23616km的30顆衛星(27顆工作星+3顆備份星)組成。衛星軌道高度約2.4萬公里,位于3個傾角為56度的軌道平面內。
GALILEO歷程:
2016年12月,已經發射了18顆工作衛星,具備了早期操作能力(EOC)。
全部30顆衛星(調整為24顆工作衛星,6顆備份衛星)計劃于2020年發射完畢(未實現?)。
2019年7月14日,伽利略系統技術故障導致部分導航服務中斷。
2019年8月18日,"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恢復正常。